治疗牛皮肤癣西药片

897浏览
更新时间:2023-12-02
治疗牛皮肤癣西药片

治疗牛皮肤癣西药片?

治疗牛皮肤癣西药片

牛疥癣病又称牛疥螨病、疥疮病、疥虫病、癞子病等,是由寄生于牛表皮层的疥螨虫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皮肤寄生虫病。

本病属慢性传染性皮肤病。

多发生于膘肥体壮者。

患病部位多在头、颈和肋部。

气候炎热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在阴雨连绵的秋季或二阴山区发病者更多。

因此,俗有“干旱风多发痒癣,多雨潮湿疥疮生”之说。

本病初期治疗效果较好,日久则顽固难医。

1 病因平时重役,出汗过多,营血亏损,导致外卫不固,气血衰败,肌肤无以濡养。

血不畅,卫不固,营卫失调致发本病。

或因管理不当,病牛与健牛同圈夜宿,互相擦痒;或同使一副套具而互相传染。

2 症状无论何种原因致病, 均可表现精神不安,食欲反常,奇痒难忍。

现将各类特异症状分述于后。

2.1 风热伤肝虫疥癣热天刮风多痒,贪饮少食,反刍停止,精神不安,摇头摆尾,拍蹄啃拭。

2.2 热毒伤心砂疥癣夜间安然白天发痒, 擦破皮肤痒可缓减,破后流黄水;触摸患部,发现有肉核状疙瘩为其特征。

2.3 暑热伤脾湿疥癣多在腹下和四肢上部发生,擦破皮肤出现红肿,只痒不疼流黄水。

草料减少,口内腥臭。

2.4 燥热伤肺浮疥癣拭擦患部掉皮屑、干痂。

病牛表现呼吸粗大,轻役不食,重役无力。

2.5 劳湿伤肾蜂窝癣擦破皮肤伤如豆坑,时痛时痒,挤压患部流浊水。

患牛迅速掉膘,神疲力乏。

3 脉色口色青紫,舌苔灰白,脉象数长。

4 中医治疗治则:清热宣肺,除湿败毒。

4.1 清消败毒散板蓝根45g、桔梗30g、知母30g、贝母30g、二花30g、麦冬30g、郁金30g、栀子30g、红花20g、黄芩30g、赤芍30g、花粉30g、大黄60g、甘草30g,共为末,开水冲药,加鱼汤一斤(即鲜鱼适量,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

混合灌服。

加木通30g、苍术30g、大戟30g、,白糖120g。

本方为清热除湿,理血败毒之剂。

方中以板蓝根、郁金,黄苓、二花清热泻火,解暑除湿以败毒。

配栀子清泄三焦邪热;大黄清里通泻脏腑热毒为主。

桔梗、知母、贝母、麦冬、花粉润肺养阴,调理气机。

佐以红花、赤芍、出甘草养血活血,祛瘀败毒。

综合其功,具有调养气血,泻火败毒之力。

4.2 单方红山羊肉2.5kg,煮烂去骨渣,加食盐0.5kg,一次灌服。

4.3 外治法雄黄45g、胆矾30g、百部25g、川芎25g、苦楝皮25g、蝉蜕30g、巴豆30g、砒霜15g。

共为末,过罗,加猪油调匀成膏,装瓶备用。

涂擦前将患部用浓盐水洗净,然后分片涂擦。

隔日一次。

防止患牛用嘴啃拭,以免中毒。

4.4 针治患病部位在胸、颈处, 可放胸堂血, 出血300~500ml。

患病部位在腰、肷部以下者,放尾本血,出血100~200ml。

若患病部位在四肢可放掌缘血,出血100~200ml。

冬季不放血。

5 西医治疗5.1 对已确诊的患畜,及时隔离治疗,药用伊维菌素0.2~0.5mg/kg 皮下注射,患部面积较大或患点较多者一周后再注射一次,笔者一般情况下取中间值用量可奏效,特别严重或感染时间较长者可取最大剂量,效果明显,不出现不良反应。

5.2 控制继发感染。

当患畜出现全身症状,表现发烧、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时可配合抗感染治疗,成年患畜可用鱼腥草40ml、青霉素800 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

可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5.3 在圈舍内,尤其是食槽内,牛正常活动和休息的地方,撒一层生石灰,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和防治螨虫的传播。

5.4 药浴疗法:当畜体感染面积较大时,应配合药浴疗法,选择温暖无风天,将患畜牵到圈外,彻底剪毛刮痂, 用毛刷将辛硫磷0.025%~0.03%的乳油水溶液彻底刷洗患畜数遍,待畜体晾干后牵回畜舍,毛屑及杂物焚烧掩埋。

6 预防6.1 从外地购买或以其他方式引入时,应事先了解该地有无螨病存在, 引入后详细观察畜群,确定无螨病时再并入畜群中。

6.2 不要使畜群过于密集,畜舍要宽敞,干燥,透光,通风良好,舍内要经常清理,定期消毒(至少每两周一次),避免造成重复感染。

6.3 及时注意畜群中有无发痒、掉毛现象,及时排除可疑患畜,隔离饲养,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6.4 对饲养周期较长的,要定期驱虫。

交流群
33位患者
11位患者
54位患者
55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