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皮肤病理结构

306浏览
更新时间:2023-05-26
银屑病皮肤病理结构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其病理特征为不完全正常的增生和排列的表皮细胞(角化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在真皮和表皮的浸润。下面将更具体地介绍银屑病的皮肤病理结构。

1. 表皮结构

银屑病的皮损主要出现在皮肤表层——表皮,表皮由五层细胞组成,分别是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化层。银屑病患者的表皮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

(1)表皮细胞的增生和异型性

银屑病的表皮增生度明显增高,表现为表皮新生代表皮细胞数量的增加、网状结构逐渐松散,并且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角化细胞异型性。也就是说,表皮细胞的形态变得异常,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变大而深染,胞质也豁然成分不同。这种细胞的异型性是银屑病皮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角化异常

表皮细胞的角化过程也发生了异常,通常表现为以下特点:表皮层次排列紊乱、角化细胞不能真正地脱落,导致去角质作用障碍和梗阻毛囊出口,甚至在病理类型不同、严重程度不同时也会出现粗糙、被厚壳覆盖的皮肤现象。

2. 真皮结构

真皮是位于表皮下方的一层组织,主要由胶原蛋白、弹力纤维、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组成,是提供支持和滋养的结构支撑。银屑病患者的真皮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常,主要表现为:

(1)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浸润

银屑病患者的真皮和表皮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表现为由T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大量浸润。这些免疫细胞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包括细胞介导的毒性和炎症因子,刺激表皮增生和角化,导致银屑病皮损形成。

(2)新生血管的形成

银屑病还会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主要由于相关细胞因子的刺激,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这种现象可能与部分患者皮损表面出血的原因有关。

3. 皮肤附属器官结构

银屑病的病理变化还影响了皮肤附属器官的结构,表现为毛发、汗腺和皮脂腺数量、分泌和排泄的改变。具体地说,银屑病患者可伴有毛发变化、汗腺的功能损伤等异常现象,但相关知情尚不完全清楚。

总之,银屑病的皮肤病理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表皮细胞的增生和异型性、角化异常、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以及皮肤附属器官结构发生改变。这些当然为临床医师制定银屑病治疗方案提供了指导。

交流群
27位患者
94位患者
47位患者
38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