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我国大概有650万到700万的银屑病患者,一旦发病会对患者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失去信心。
遗传牛皮屑?
我国大概有650万到700万的银屑病患者,一旦发病会对患者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失去信心。一.什么是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的系统性疾病。
典型临床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局限或广泛分布,可出现脓疱或其他系统性症状,包括关节损害、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
二.银屑病的发病原因银屑病的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1.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资料和遗传学研究均支持银屑病的遗传倾向。
三分之一以上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
父母一方患银屑病时,其子女的发病率约为16%;父母双方患银屑病时,其子女的发病率高达50%。
迄今为止,确认的银屑病易感基因有白细胞介素IL12、IL23、IL17A等。
2.环境因素:包括感染、精神紧张、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创伤和药物反应等。
点滴状银屑病常与咽部急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精神紧张如应激、睡眠障碍、过度劳累可致银屑病发生、加重或复发。
创伤如手术、烫伤、灼伤或皮肤擦伤可使局部发生同形反应而诱发银屑病。
三.银屑病的表现根据银屑病的临床特征,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关节病型,其中 90% 以上为寻常型。
寻常型包括点滴状银屑病和斑块状银屑病,点滴状银屑病起病急,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前常有咽部链球菌感染病史,皮损较小呈雨滴样。
斑块状银屑病是最常见的类型,占80%-90%,好发于头皮、躯干、臀部和四肢伸侧。
典型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块或浸润性红斑,伴或不伴瘙痒,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
脓疱型分为局限性和泛发性两型:1. 局限性脓疱型银屑病:(1)掌跖脓疱病:掌跖部位红斑基础上发生簇集性无菌性脓疱,伴角化、脱屑。
(2)连续性肢端皮炎:指趾末端发生的红斑、无菌性脓疱,常有外伤等诱因,可从1个指趾逐渐累及多个,伴甲变形、脱落或萎缩。
2.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急性发病,由急性感染、治疗不当等因素诱发。
伴全身中毒症状,出现寒战和高热。
通常1-2周后脓疱干涸结痂,病情自然缓解,但可反复呈周期性发作。
严重者因继发感染、全身器官衰竭而死亡。
红皮病型是少见的重症银屑病,为急性期经某些因素刺激或治疗不当诱发,少数为疾病急性加重演变而来。
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
伴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浅表淋巴结肿大、低蛋白血症等。
病程较长,易复发。
关节病型又称银屑病性关节炎。
除皮损外亦出现关节病变,与皮损可同时或先后出现,任何关节均可受累,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呈进行性,但类风湿因子常阴性。
四.银屑病会传染吗?银屑病只是角质形成细胞代谢异常,正常的角质形成细成熟需要28天以上,而银屑病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1周不到就覆盖皮肤表面,不成熟的角质形成细胞堆积在一起,其间充满空气,看起来呈银白色,故名“银屑病”。
因其不是病原体感染,所以银屑病不传染。
银屑病不仅累及皮肤,更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特别是中重度患者,可罹患血脂异常、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共病。
五.民间有很多治疗银屑病的偏方,是否有效呢?不能迷信所谓的偏方。
不否认传统疗法和自然疗法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病情,但这些仅仅是辅助治疗,传统的三联疗法如药浴、紫外线照射和药物封包,一直是银屑病基础治疗的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错误地系统性的滥用激素,不仅导致激素停用后病情反弹,加重病情,更使其他规范治疗方法效果差,严重者诱发红皮病和机体免疫抑制状态。
六.医学上有没有一些新的进展呢?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现在发现异常活化的T细胞在表皮或真皮层浸润为银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提示免疫系统参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树突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炎症因子,诱导辅助性 T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进而分泌 IL17、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刺激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
因此,Th17细胞及IL23/IL17轴在银屑病发病中可能处于关键环节,并已经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目前纳入我国医保药品目录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包括 TNFα 拮抗剂、IL17A抑制剂、IL23 抑制剂、IL12/23 抑制剂。
近年来生物制剂用于银屑病治疗,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银屑病不再是难以治愈性疾病。
七.银屑病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银屑病为慢性疾病,虽易反复,但通过规范治疗,病情可以控制。
治疗以控制及稳定病情,减缓或阻抑疾病进展,控制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目的,需终身治疗,方案个性化,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
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1.应当正确认识疾病,不急于求成,不盲目追求“根治”,杜绝偏方,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保持乐观心情。
2.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早睡早起、劳逸结合,合理膳食,忌烟酒和辛辣刺激物,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注意卫生、预防感染。
3.避免对皮肤的搔抓、磕碰、划伤、烫伤等各种创伤。
4.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疾病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等。
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敬请锁定《第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