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圆圈的癣是什么癣
302阅读 · 2023-11-30

内容介绍:红色圆圈的癣是什么癣?离心性环状红斑是一种原因不清,反复发作的环状红斑皮肤病。它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但在年轻人中更常见。3~10月为好发期,尤其是夏季,可呈反复周期性发作,平均

红色圆圈的癣是什么癣?

红色圆圈的癣是什么癣

离心性环状红斑是一种原因不清,反复发作的环状红斑皮肤病。

它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但在年轻人中更常见。

3~10月为好发期,尤其是夏季,可呈反复周期性发作,平均病程11个月(4周~3年)。

大多数患者病情自行缓解,预后良好,少数伴有恶性肿瘤,其预后与肿瘤状况有关。

一、患病后的病因是什么?多数的患者不是很了解(一)病因综述其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皮肤癣菌、白色念珠菌、马拉色菌感染、药物(如阿米替林、螺内酯、西咪替丁)、内脏疾病(如内脏肿瘤、甲亢)。

(二)根本原因1、传染例如皮癣、白念珠菌、马拉色菌、青霉菌等真菌感染和食用其污染的食物, EB病毒、丙肝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等病毒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泌尿道埃希杆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蛔虫、锥虫和阴虱寄生虫感染。

2、药品例如阿米替林,螺内酯,西咪替丁,苯磺酸氨氯地平,氨苄西林,吡罗昔康,氨硫脲,硫酸羟氯喹,依替唑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金制剂,青霉素,水杨酸,维生素 K等。

3、内部病症例如内脏肿瘤,甲亢,桥本甲状腺炎,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白血病,胆囊术后等。

(三)症状综述良好的发际线和臀部,躯干、四肢或脸部也可受累,一般不累及手足。

疹子发展缓慢,一般无意识症状或有轻微瘙痒。

开始出现淡红扁平丘疹,然后离心性外展,中央皮损消失,边缘略微隆起,呈环状或半环状,多环相互重叠可呈地图状,环的内缘上可有少量鳞屑。

二、患者需要多了解自己的症状,然后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治疗(一)分析原理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皮损开始呈淡红色,然后离心性扩大),诊断一般不难。

根据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医师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排除环状荨麻疹、环状肉芽肿、麻风等疾病。

(二)区别诊断1、主要可鉴别疾病(1)体癣:环形红斑,边缘有丘疹、疱疹,鳞屑较少,直接镜检可见菌丝。

(2)环状荨麻疹:风团损伤,24小时内即可消退,消退后无痕迹,反复发生,伴有明显瘙痒。

(3)环状肉芽肿病以正常皮肤颜色或淡红、结实的丘疹或小结节为特征,相互融合或环形排列,好发于手足背,无意识症状。

组织学上,组织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中央可见典型的颗粒状轻度嗜碱性粘蛋白改变。

(4)麻风病麻风病型尤其为结核型,中间界限类,皮疹可为环状、浸润性斑疹或斑块,但应同时有周围神经的粗大和浅表感觉障碍,在皮损组织中可发现麻风杆菌,组织病理有特征性表现。

(5)麻风病也称为幼虫移行症,是指动物线虫或钩虫幼虫在人类皮肤上钻孔移动而引起的弯曲、盘绕、线状损伤。

在幼虫侵入皮肤数小时后,可引起局部瘙痒和丘疹性皮疹,随后随着幼虫的移行,可出现红斑样匍匐状损伤。

2、鉴别次要疾病(1)亚急性皮肤性红斑狼疮鳞屑型、环状红斑型二型丘疹型。

但该病需与之鉴别,抗核抗体、抗 Ro/La抗体阳性, IgG、丙种球蛋白含量较高,组织病理特征可与离心性环状红斑相鉴别。

(2)慢性游动性红斑也被称为 Lymedisease,因蜱咬后叮咬部位出现红斑或丘疹,然后逐渐扩大,中央皮损逐渐消退,出现长达几十厘米的圆形或弧形红斑,局部淋巴结出现肿大。

良好的下肢,伴有关节痛,发热。

抗布氏螺旋体抗体可在患者血清中发现。

(3)玫瑰糠疹具母、子斑疹,呈椭圆形红斑,长轴与皮纹平行。

这种疾病具有自限性,一般在4~8周后可自然消退。

(4)麻风第二期麻风皮疹为多形性,患者皮肤常可见边界清晰的环状红斑,中央红斑可有少量鳞屑,直径数厘米至几十厘米,无意识症状,麻风血清学检测阳性。

(四)药品治疗口服抗组织胺药,钙剂,维他命,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

有感染的人可以尽早的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使用甲硝唑等抗生素。

三、患病之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检查,但是预后恢复也不能忽视(一)预后综述离心性环状红斑多为自然缓解,预后较好。

但是,如果合并有肿瘤或严重的内脏系统疾病,其预后取决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法。

(二)膳食建议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可在主食中适量添加粗粮,使其营养更加丰富。

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有益于身体健康。

(三)饮食禁忌:戒烟限酒。

避免有刺激性的食物,少吃腌制、熏制食品。

(四)防范措施1、因其病因不明,主要通过排除诱发因素来预防。

积极治疗甲亢、肝炎、全身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2、避免接触导致离心性环状红斑发作的药物,如阿米替林,螺内酯,水杨酸等。

勤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感染细菌、真菌等。

3、不吃霉变、不干净的食物。